2014年8月20日星期三

榮神益人4:扶人一把 :願意彼此相顧的行動(哥林多前書12章)

4.扶人一把 :願意彼此相顧的行動(哥林多前書12章)

大綱:
1. 尊主為大的恩賜(12:1-3
2. 分工合作的恩賜(12:4-11
3. 彼此相顧的恩賜(12:12-26
4. 異中共聯的恩賜(12:27-31

上一堂講道我們談到我們需要不原地踏步,要向前進,可是社會上的分門別類似乎不容易去除,社會的階級也影響了許多人的生活。這樣不公平的情況一方面使一些人富者愈富,另一方面也使許多人在掙扎中求存。2001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史迪格里茲(Joseph E. Stiglitz)在《不公平的代價》這本書中提議,改變目前的經濟和政治體系來除去不公平的情況,以實現社會的均等和公平的情況。不過,保羅似乎有另外的想法。他在恩賜的論述上,似乎談不上公平,還極強調聖靈是隨自己的意思把不同的恩賜賜給不同的人。那在這樣不公平的環境中,保羅如何使眾人朝同一個方向前進呢?


哥林多前書幾章說到他們中間有分別。這樣的分別有分黨和吃聖餐時富人和窮人的分別。換句話說,分黨可能是社會同一階級的人的分別,因為大家都是頭,誰也不服誰;吃聖餐的富人和窮人的分別則是屬於社會不同階級的人的分別。所以,教會面臨兩個問題:一個是同階級的分黨,另一個是不同階級的彼此分別。雖然教會有這兩個問題,但恩賜卻沒有所謂這階級的人有,那階級的人沒有,因為所有階級的人都有恩賜。可是他們之間卻有階級和分黨的困難,那保羅如何把他們合在一起呢?

1. 尊主為大的恩賜(12:1-3
保羅在論述不同的恩賜前,他先表明恩賜的最終導向,那就是尊主為大。為何這麼說呢?因為保羅指出說預言的人,也就是被上帝的靈感動而說話的人會說“耶穌是主”,並且也不會咒詛耶穌。換句話說,就是會尊主為大。

保羅這樣說的原因可能是因為當時的社會有贊助人與被贊助者的結構。若教會裏面有贊助人和被贊助者,那贊助人會依舊把自己放在主人的位置,而視教會內被贊助者的弟兄姐妹為低下的階級。因此,保羅指出有聖靈恩賜的人只有一位主人,那就是耶穌基督,而不是那些贊助人。換句話說,那些贊助人也要視耶穌基督為主人,把自己視為主耶穌基督的僕人。那就是與其他弟兄姐妹一樣,都是主耶穌基督的僕人。

另外,說“耶穌是主”的“主”的意思是願意順服,成為耶穌的僕人。我們也在前面說過僕人是按照主人的意思行事的。哥林多教會有許多恩賜,若是從聖靈來的,那就會按照上帝的旨意生活,也會按照保羅所提議的方式去做。換句話說,若哥林多教會認為自己的恩賜是從聖靈來的,那他們就應該會尊耶穌為主,也願意按照主人的意思行事為人,同時,也願意按照保羅接下來所提議的方式去行。因此,保羅提這經文的目的可能是讓哥林多教會先確定自己是屬於上帝的。既然是屬於上帝的,那也表示自己是願意按照上帝意思行的。同樣的,如果我們確認自己是屬於上帝的,那我們就應該會願意按照上帝的旨意行。

其實保羅也可以直接就從第一節跳到第四節,大談不同的恩賜,可是,保羅卻先把眾人的眼目先定焦在耶穌基督這位他們的主人身上。先確認自己的身份,那才有可能突破階級的分別,以實現不同恩賜的目的。所以,保羅先預備了他們願意的心,才論述所要處理的課題。

我們在事奉前,也需要先確認自己的身份,是否是屬於主耶穌的,是否是順服耶穌基督的。有恩賜但卻不愿順服耶穌,結果可能是多頭馬車,那裡都去不了,還會造成許多問題。如果我們都願意順服耶穌,那我們才有可能朝著同一個目標前進,那就是尊主為大。

在今天不公平的環境中,我們要如何尊主為大呢?那就是先要有顆願意的心來尊主為大。人不是自己的主人,而是基督的僕人。既然自己是僕人,那自己所擁有的就是基督的,並且自己也只是被託付管理。既然我們都是基督的管家,那恩賜的最終導向就是為基督,並按照基督的心意來管理和使用所擁有的。目的是要尊主為大,突破階級的藩籬。

2. 分工合作的恩賜(12:4-11
有了願意的心後,保羅就繼續論述如何在不公平中運用這顆願意的心。保羅指出恩賜有許多種,服事的職分也有許多種,工作的方式也有許多種。這些不同的恩賜,雖然有不同的職分名稱,也有不同的進行方式,但卻是從同一位聖靈領受的,也是服事同一位主,更是同一位上帝完成所做的一切。

換句話說,是上帝使恩賜有許多種,也有不同的服事職分及工作方式。上帝就藉著聖靈把不同的恩賜分給人,為了要我們服事同一位主。同時,上帝也使人藉著不同的工作方式來服事,為要使人得著益處。這表示這許多不同的恩賜、職分、及工作的方式,雖然各有專業,但目的是要使人得著益處,而不是各自表現自己的專業而已。那這些恩賜、職分、及工作的方式是自己可以決定的嗎?

保羅例舉了同一位聖靈所賜的不同恩賜,如有智慧的言語、知識的言語、信心、醫病、行神蹟、講道、辨別諸靈、說方言、翻譯方言等等,並且指出這些不同的恩賜是聖靈隨自己的意思個別分給各人的。意思是每個人的恩賜雖不同,但卻是來自同一個源頭。

同時,聖靈不是按照我們所認為的公平原則把同樣的恩賜賜給人,即每個人都有一樣的恩賜,而是聖靈把認為適合的恩賜分賜給不同的人,使人領受不同的恩賜。所以,雖然各人領受的恩賜有不同,看樣子好像不公平,因為都不一樣,並且也不是自己選擇的,可是那卻是聖靈大能的智慧所決定的,目的是要使別人得益處。注意是“別人”而不是“自己”得益處。因此,各人就不需要炫耀自己所領受的恩賜。

另外,既然不同恩賜都有同一個的目的,那就是要使別人得著益處,那各恩賜之間就不要彼此比較或爭競,或是看重這個而輕那個,而要彼此分工合作,來完成恩賜所要達成的同一個目的。所以,為了要完成使別人得益處的目的,不同恩賜就需要分工合作,因為分工合作不單可以強化各恩賜的溝通聯繫,加強彼此的了解,也可以因為分工而使每個人都可以參與,並且擴大所能接觸的規模和範圍,使更多人受益。

在教會的體系下,我們不單在自己的教會分工合作,我們也可以與其他的教會分工合作,也可以和其他的機構分工合作。就比如我的太太在台灣參加彩虹媽媽小組。這小組提供訓練,提供資源培訓不同的媽媽在不同的政府小學分享故事,把上帝正確的觀念教導小學生。學校校長也大力肯定彩虹媽媽的付出。可是,卻很少教會參與這樣的分工合作。

在職場,我們的弟兄姐妹來自各行各業,也可以說是擁有不同的恩賜和專業,那我們有可能分工合作,在不同的崗位聯合起來一起為上帝做一些事嗎?目前在教會外,有商人基督徒組成的團契,他們彼此鼓勵和分享。教會內是否也可以組織類似的團契來彼此幫助,也藉著這樣的團契為上帝做更大的事呢?這其實是一塊可以發掘的資源,讓各樣資源整合起來服事上帝。

曾看過韓劇《商道》的主角在做一個地區的官長。由於那地區資源缺乏,土地也不肥沃,居民非常貧窮,治安也不好。可是,這官長卻發現這地區有一種特別的樹,可以做成精美的家具。問題是這地區沒有做精美家具的專家。由於這官長有不同的資源聯繫,他就找了其他地區的專家來訓練這裡的居民。雖然他也面對許多反對的聲音,可是,願意學習的居民都積極來學做精美的家具。他們的手工非常好。這位官長就把做好的家具,藉著他的人脈,運送到其他的地區出售,還賣到好價錢,結果整個地區就脫離貧窮的困境。這位官長藉著不同的資源的聯繫,為一個地區帶來改變。那教會在服事Pulau Ketam的事上,可以怎樣集合弟兄姐妹的資源幫助那裡的居民,不單是認識愛他們的耶穌,也因這樣的認識而改變整個社區的面貌。

雖然分工合作可以完成恩賜所要達成的目的,可是有些人可能認為那是不公平的,因為每個人的恩賜都有不同。這可能使分工合作不易進行,也疑惑為何聖靈要賜下不同的恩賜。那保羅是如何在不公平中回答這樣的疑問呢?

3. 彼此相顧的恩賜(12:12-26
在回答這些疑問前,保羅先抓緊一個觀念,那就是只有一位基督,同一位聖靈,同一個身體,同一個目的,就是使別人得益。

保羅在論述中用肢體來比喻不同的恩賜。肢體雖然有不同,但卻是同一個身體的一部份。這些肢體在同一個身體有不同的類別、位置、功能及樣子。這就如當時雖然有族群和社會階級的分別,如猶太人、希臘人、奴隸及自由的,但在聖靈裡卻都被集中起來而成為同一個身體。這些有族群和階級分別的人就成為身體的不同肢體。這些肢體不能說自己不屬於這個身體,因此就不屬於這個身體。意思是各肢體不要排斥這身體,以為這身體只接納某一種的肢體。這表示身體是接納每一個不同的肢體,而不是只接納某種的肢體。要不然,每個肢體就要自己選擇做眼睛或耳朵而變成只有一種肢體在一個身體上。若是這樣的話,只有一種肢體的身體就不算是身體,也無法操作。

不單如此,保羅也指出不同的肢體之間也不能彼此排斥說:“我不需要你。”雖然今天的教會不會去排斥不同階級的人,但隱約中同一個階級的人會不成文地聚集在同一個教會,而使其他不同階級的人覺得格格不入、無法融入,甚至轉換教會,另尋適合自己階級的教會。

這其實不是上帝的心意。上帝的意思是把不同的肢體一一放在同一個身體上,並指出身體上似乎比較軟弱的肢體,更是不可缺少的。不但如此,上帝因為把我們認為身體上不大體面的部份,裝飾得體面;不大美觀的部分,就更加要使它美觀。

上帝爲什麽要把不同情況的肢體放在同一個身體呢?上帝這樣做的目的是要各肢體間能彼此互相照顧,免得身體上有分裂,哥林多教會就是這樣。原來上帝把不同情況的肢體放在一起的目的是要我們學習彼此互相照顧,也就是彼此相愛。若大家都是一樣的,那就比較難彼此相顧。要不大家都很強,不需要彼此照顧,不然大家都很弱,彼此無法照顧彼此。因此,聖靈把不同的恩賜賜給人,祂的目的是要彼此學習互相照顧,彼此相愛,也扶人一把。

同樣的,在不公平的環境中,有人的資源比較豐富,有人的資源比較缺乏,但保羅不是刻意去除掉彼此的分別,而是在分別中強調要彼此相顧和相愛,以致可以扶人一把。這或許是在現實中比較能實行的方式。當人願意尊主為大,也願意分享所擁有的資源,那就有可能扶人一把。

所以,雖然要在有罪的世界實現絕對的平等有困難,但我們可以在分別中彼此相顧和相愛,那就能減少彼此的分別和排斥。有些人的缺乏並不是因為不想做什麽,而是因為沒有得到扶人一把的協助。

有一個住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很窮的母親,日復一日望著兒女向她要食物吃,卻一籌莫展。她說:「經常看著孩子挨餓,卻沒有半毛錢給他們買麵包;有時候我甚至想自殺。」其實,每天有數以萬計的母親正經歷這種痛苦。

可是,在印度,也有一對夫妻家裡也很窮。住的地方也很小,也沒有水供。後來,他們有機會向一個基督徒小額貸款機構貸款219美元,買了一輛腳踏車和一套音響。因為附近幾個村莊舉行婚禮或慶典時,缺乏播放音樂的設備;於是他們為大家提供音響,收取極少的費用。幾個月後,還清貸款,他們第二次貸款,又買了一套音響,還清貸款後,又買了第三套。他們還雇人幫忙播放其中一套音響。這三次貸款大幅改善他們的經濟。他們也因此脫離了貧窮。

我們在第一堂有說到為螞蟻引路的丹尼爾。丹尼爾不單應用他的資源幫助了那位失去丈夫的蘇珊女士自立起來,有一回,丹尼爾收到一封名叫雅各的小青年給他寫的一封信。信中說,他今年剛考入麻省理工大學,由於父母早逝,生活十分困難,上大學的費用到現在還沒有著落,希望丹尼爾先生能資助他一下。丹尼爾看了這封信,給他回了一封信,信中說道:“你進入大學後,可以到我公司開在麻省理工大學校外的那家連鎖超市分店打工,我將提前預支你一年的打工工錢。我會把你相關情況向那家超市說明的,屆時你去辦理相關手續就行了。”

幾年後,已是一家軟體發展公司老闆的雅各在公司成立儀式上說:“當初,我是一個窮困潦倒的窮學生,我向丹尼爾先生求助,丹尼爾先生用特別的方式,給我開一條自食其力的路。如果當初他只給我一些錢,只能解決一時之急,甚至給我養成懶惰、不勞而獲的思想。可以說,如果當初沒有丹尼爾的高瞻遠矚,也就沒有我今天創業成功。他的行善,充滿著一種智慧和遠謀,使被救助的人,得到了一種人格的尊嚴和力量。”

在我們的國家,其實也有許多沒有資源而面臨困難的例子。那我們願意用我們不同的恩賜,我們不同的資源,好像螞蟻故事中的丹尼爾,或是印度的基督徒小額貸款機構,來為人引路嗎?如果我們能那樣做,那就能幫助許許多多的人走出困境,經歷生命的美好。

不單是物質資源的扶人一把,我們也能在思想和正確的價值觀上扶人一把。一些人因為無知和過去的觀念而走不出自己的困境。就如一位在非洲宣教的黃光賜牧師教導當地人上帝一夫一妻的婚姻觀,並指出這觀念可以解決他們多妻制所帶來的問題。他們聽後都認為一夫一妻制度比較好。有些人相信算命先生的話認為自己還會結第二次婚而離婚並成為別人家庭的第三者。有些人認為自己所遭遇的困難是前世所造的孽的結果,而無奈地接受命運的安排。可是,有些人卻因為接觸了福音認識了耶穌而生命改變,經歷豐盛的生命。所以,只要我們願意,我們每天與人的接觸其實就可以成為扶人一把的出口,無論是物質上或思想上。

因此,保羅也要哥林多教會先有願意的心,然後就用這願意的心來接納、彼此相顧,並且願意去愛不同族群、階級、不同恩賜的人,去扶人一把。那分工合作的結果就能建立好基督的身體,成就各肢體的功能。

即使這世界有不公平,但在不公平中彼此的互動、照顧、扶人一把能使人得益,幫助人引出一條積極的道路。保羅說如果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如果一個肢體得榮耀,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那我們有把其他的肢體當做是肢體嗎?

4. 異中共聯的恩賜(12:27-31
保羅雖然沒有除去彼此的不同,但卻呼籲在不同中願意去彼此相顧和相愛,扶人一把,因為大家就是基督的身體,是屬於這身體的肢體。這表示肢體雖然各有不同,但卻聯與同一個基督的身體。同樣的,恩賜雖然有不同,但卻是上帝在教會所設立的,為要建立基督的身體,聯繫彼此,使人得益。那我們有參與在這樣的身體嗎?

今天的消費文化其實也影響了教會,以致上帝變成是滿足我們的創造主。所以,消費者就要求教會提供服務,但卻不服事上帝,也不參與教會的服事。如果教會無法提供滿意的服務,那他們就換教會去找另一間能滿足他們要求的教會。

可是保羅卻在12:27說每一個人都是基督身體的肢體,所以,既然我們每一人都是肢體,也不是只有那些使徒、先知、教師、行神蹟的、醫病的、幫助人的、治理事的、說各種方言的人才是肢體,因此,我們都需要參與在這身體,那我們才能彼此連接,才能彼此建立。我們不是教會的局外人,我們是參與者。參與者不單是在前面的服事,參與者也是出席在不同的場合。因為出席也是一種的參與和事奉。如果我們都不參與,也不願意成為基督身體的肢體,那我們要如何扶人一把,也如何被人扶一把呢?

雖然如此,保羅卻在最後呼籲我們要追求更大的恩賜,那就是13章所論述的愛,因為這愛就是各恩賜彼此相顧的基礎。

結論
總括來說,雖然我們的環境有許多的不公平,哥林多教會也在不同的恩賜中彼此的分別和排斥,也有社會階級的矛盾,在教會生活中產生許多問題,可是,保羅卻在不公平中指出一條出路。那就是有願意尊主為大的心在不同的恩賜中彼此相顧和連接,扶人一把,使人得著益處。雖然經濟和政策的改革可以幫助世界追求平等,但在進行這些改革的同時,或許也需要保羅所說的:有願意尊主為大的心在不同的恩賜中彼此相顧和連接,扶人一把,使人得著益處。或許保羅的建議只能在願意尊主為大的範圍內施行,但若真的去行,那影響力是驚人的,並且也可能影響不是在這範圍內的人仿效而行,因為一點點麵酵能使整團麵粉發起來。因此,就讓我們願意開始彼此相顧的行動,去扶人一把,也被人扶一把,彰顯基督的愛。

禱告:
愛我們的天父,感謝你賜給我們不同的恩賜,使我們在不同中學習彼此互相照顧和相愛。我們願意參與在扶人一把,也被人扶一把的行動中,就求你幫助我們願意的心,也除去我們的私心,以致能分工合作地尊主為大,榮耀你的名。奉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小組討論:
1. 在日常生活中,我如何尊主為大?
2. 有甚麼因素會使分工合作不容易進行?我們為何需要分工合作?
3. 習慣於個人主義的世代,可以在哪方面彼此相顧?
4. 我如何可以使用我既有的資源去為人引路,扶人一把?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